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策略聯盟建立研究-Community Coalitions to Restructure Schools

課程:策略聯盟建立研究
學號:96152025

策略聯盟定義為兩家或兩家以上為達成共同的策略目標,藉由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的手段,彼此降低成本與風險,提高競爭優勢而締結合作的一種契約關係。學校採取策略聯盟方式,可共同發展區域性特色並提昇學校組織績效,其主要功能(郭維哲,2003):
(一) 互補作用,強化學校組織抗壓力:學校彼此間的策略聯盟,期能透過學校間不同型態的策略聯盟而獲得效益,降低經營成本,以解決發展上的問題。
(二) 多元參與,提昇學校組織適應力:提供多元型態的發展策略,有助於學校發展的觸角多元化,並透過共同的參與,形成堅強有力的學校專業團隊。
(三) 資源整合,降低學校經營成本:透過策略聯盟能有效整合資源,增進效率,並能防止資源的浪費,達成資源共享與發揮最大效益。
(四) 建立品質,提昇學校組織競爭力:集眾人之力發展的成果,能去蕪存菁,發展出高品質的策略,能有效提昇學校組織的競爭力。

學校透過策略聯盟的運作,形成新的組織體系,讓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共同合作,改善組織的缺失。學校策略聯盟的形成因資源依賴、目的不同、地理環境、發展程序而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目的無非是要取得更優勢的發展空間,提昇學校的競爭力,讓學校得以永續經營與發展,因此無論是相似或相異的背景因素,一旦聯盟形成,就必須透過對話與溝通來進行整合,以達到雙贏。其次,最重要的是在選擇策略聯盟的同時,若能將學校間文化相容性、過去合作經驗、資源互補性一併考慮進去,而學校教師藉由聯盟的機會,不斷彼此激勵、分享與對話,並增強教師目標承諾的能力與人際溝通的能力。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