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育領導者的培訓研究
學生:96152025
指導教授:陳木金教授
校長的培育與訓練,應經由「職前教育-導入輔導-在職訓練」的完整歷程,其中在於導入教育卻是我們常常忽略的,但是我卻覺得占據承先啟後關鍵地位。因為校長從激烈的徵選後,參與培訓,取得校長資格,到遴選校長,儘管職前培訓縝密而周延,但是仍然無法確保初任校長在經營學校能有好的表現,而我們將校長培訓的制度偏重在職前和在職,而忽略了對初任校長的導入教育。Daresh(2001)的研究發現,初任校長在第一、二年的職業生涯有良好的開始,將有助於未來校長的專業發展,也對學校經營的效能較具信心。所以初任校長的導入輔導,將影響其個人的層面涉及生涯專業的發展與投入程度,在學校層面則是否有績效及教育目標的完成。
張德銳、簡賢昌(2001)文章中對我國中小學校長導入輔導的初探,發現我國在相關培育有許多缺失亟待改革。因此設計初任校長導入輔導方案的相關知識,如縣市教育局成立校長導入輔導方案規劃小組、加強師培機構的理論與如何研發可行方案、同時加強宣導、提供進經費和人力等,讓各級單位開始有意識的重視校長的導入輔導。其後楊深耕(2004)在彰化縣國小初任校長的導入輔導的研究中,探討初任校長的輔導方案與其對初任校長專業發展的影響,以該縣國小初任校長年資在一至二年以內及擔任輔導校長為訪問對象,輔導校長提供初任校長的支持、諮詢、輔導、保護維持及建議等措施。發現初任校長的輔導方案對初任校長在經營學校上有正向的助益,能協助初任校長解決校務的難題,使其在第一年的校長生涯發展順遂,進而培育出優秀的校長,高效能的學校,影響初任校長方案的成功因素有:1.優秀且稱職的輔導校長的條件、2.輔導校長與初任校長的配對因素、3.初任校長求助多為學校事務、4.對初任校長有正面助益,增進專業能力、5.非正式的輔導對初任校長的幫助不亞於正式的輔導方案。
結合上述的研究發現:
1. 初任校長的輔導制度對經營學校和專業成長的確有幫助,因此教育機關應重視相關輔導制度的規劃,同時制定法令規章。
2. 謹慎遴選輔導校長,規劃因地適宜的培訓課程,同時還須考量性別和文化的差異,才能讓培訓達到最好的效果。
3. 課程應包含教育行政專業知識、教學領導的技巧、溝通與執行力、校務發展的計劃知能等,對初任校長在第一、二年中最是適用和實用的知識。
4. 結合是師培機構和教育專業發展組織,共同發展校長的專業能力。
5. 結合有志專業成長的校長,組成區域性的聯盟,組織校長專業社群,共同為教育遠景而努力,提高學校的辦學績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principal Mentoring的心得分享深刻,但若能與老師上課講授內容的心得結合來撰寫,應該會收穫更大!但是,學校本位管理的心得尚未看到,請補充!
張貼留言